“老爷子,您来啦?”
“来啦。”
“您身体不便,先坐下来休息一下喝口水,我再陪您上山……”
“好的,你们有心了。”
……
近日8时许,仙女公墓正门,工作人员和往常一样,已做好工作准备,对每一位进入墓园的人进行扫码测温。一位头戴帽子、上穿蓝色短袖、拄拐杖的老人颤颤巍巍地走过来。工作人员谢梦丽拿起一瓶水和一把伞,远远迎上去,出现了如上一幕(如图)。
老人叫李知明,已有80岁,儿子在外市工作,他跟女儿住在一起。2018年8月,其老伴去世后安葬在仙女公墓。两年来,不管刮风下雨,只要不出现极端天气,老人都要在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605所)职工家属区转乘几趟公交车,到仙女公墓附近的公交站台下车,步行约一公里到达仙女公墓。来到老伴墓前,老人有时待半个小时左右,有时待上半天。
在许多人眼中,这样看似一件平常的事,老人一直坚持着。
新冠肺炎疫情管控期间,仙女公墓未开放祭扫服务,老人才有几个月时间没有来,但是也常常打电话询问什么时候可以开放。
市仙女公墓管理所全体工作人员已经和老人成了熟人。“很早的时候,我们在祭扫人群中,就发现了这位特别的老人(指李知明),因为老人年纪大,腿脚也不方便,几乎每天都来,最早发现老人的是工作人员徐伦旺。”市仙女公墓管理所所长万诗军介绍,工作人员汇报后,根据老人的情况,他们主动提供多项贴心和暖心服务——每次老人到来,工作人员都会主动打招呼,嘘寒问暖。从墓园门口到老人老伴的墓前,路程超过300米,其间有不少台阶要走,工作人员一路陪同,一路和老人聊天,搀扶他上下台阶,下雨时为他打伞,天热时提供矿泉水、防中暑的人丹等。祭扫时,工作人员也会一直陪同在他身边。因担心老人身体吃不消,工作人员常常好言相劝,并且给老人的女儿打电话进行善意的提醒。老人女儿表示,非常感谢工作人员对其父亲的照顾,看望老伴是老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他老年生活的一种精神寄托。
老人的执着,感动了市仙女公墓管理所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当工作人员开车外出办事碰到李知明在路边等公交车,还会主动捎老人一程……“这里的工作人员态度很热情,对我的照顾很周到,像家人一样关心、帮助、陪伴着我,让我很欣慰,非常感谢他们。”老人如是说。
“如此痴情的老人,我们是头一遭碰见!他的行为,他的坚持,令人感动。我们应该呵护他的这片深情!”万诗军表示。(荆门晚报记者 杨涛 通讯员 鲁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