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超市内选购饮品。
三伏天,在酷暑难耐时喝上一口冰镇的饮料,相信是很多市民尤其是年轻市民的选择。商场、街头饮品成为消费时尚,也成为过往行人对抗炎炎烈日的一股清凉。
近日,记者走访荆城多家超市和饮品店发现,碳酸饮料、果蔬汁、茶饮料、乳饮料、功能性饮料等迎来了销售高峰,琳琅满目的商品挤满了货架。
在中天街一家商场内,超市的工作人员刚刚给饮品货架补完货。“最近应该是全年最忙碌的时段之一,从7月份开始,补货量一下子就蹿上来了,饮品货架基本上每天要补一次货。”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无论是碳酸饮料、功能性饮料、果汁还是乳制品,销量都呈现明显上升态势,比上个月增加了三成左右。
记者在沃尔玛超市看到,各大品牌的饮料齐刷刷地摆放在显眼的位置,花花绿绿的外包装让人感觉到阵阵清凉。市民徐女士正在货架前挑选饮料,“我老公从事外卖工作,有时候正中午都还在外面接单。现在天太热了,我准备买一些消暑饮料放在家里,等他回去的时候喝点饮料解解渴,以免中暑。”徐女士告诉记者。一旁的货架上,还有不少市民在选购凉茶、可乐和果汁等,很多人一买就是一箱,用购物车推着,并且买了好几种。“夏天就是喝饮料的季节,你别看我买这么多箱,过不了几天就能喝完。”正在选购凉茶的陈先生说道。
如今,功能性饮料的受关注度越来越高,由于功能性饮料利用了消费者普遍关心的“补充能量”等概念,很受消费者追捧。据了解,功能性饮料一般是加入了维生素、葡萄糖、矿物质、电解质、赖氨酸、牛磺酸等成分,这些成分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记者发现,目前市场上碳酸饮料的售价多在3元左右,而功能性饮料的售价普遍在6元至10元。
据近期发布的《2019中国饮品冷饮产业年度报告》显示,今年饮品冷饮行业整体出现回暖迹象,健康、高端饮料成潮流,精品和品牌成为大众消费首选。随着消费水平的升级和个人消费习惯的不断变化,荆城市民对夏季饮品也有了新的需求。
“今年卖得最火的是一款白桃味苏打气泡水,是众多网红推荐的。”海慧路一家便利店负责人李女士告诉记者,今年的各种气泡水很受年轻人欢迎。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开始寻求碳酸饮料之外的替代物。但同时他们又喜欢含气的激爽感,所以以无糖、零卡路里为卖点的气泡水成为了一个很好的替代物。
相关链接
夏季饮品消费警示
1.选购饮品要注意观察标识。按国家规定,饮料外包装上必须标明商品名称、生产厂家电话、原料成分、质量等级、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必须要有食品安全认证标识。
2.选购饮品要注意观察包装。仔细检查饮料瓶瓶身的生产许可标识条码印制是否清晰、规范,是否有改动迹象,封口是否完整、细致。谨防买到更换包装标识、擅自改换标签的商品。
3.选购饮品要注意观察沉淀物。借助灯光照射,观察饮料中的沉淀物是原料还是变质的沉淀物。目前市面上销售的部分果汁饮料在生产过程中保留了少量水果纤维,而纤维素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但对于果肉成分长时间均匀悬浮、不会沉淀的果汁饮料,就极有可能是添加了某些未知的食品添加剂。此外,变质的沉淀物颜色发黑,饮料液体污浊,开启后闻有臭味。
4.尽量到正规的大型超市选购包装规范的饮品,不要贪图便宜,购买没有安全保障的“三无”产品,同时切记索要发票、凭证,一旦遇到侵权事件,消费者可凭购物小票或凭证到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消费者委员会申诉举报或投诉,依法维权。(记者 袁敏 文/图)